电池寿命短是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头号难题。在无线的社会里,给设备充电时用绳子束缚住自己似乎越来越讨厌。虽然研究人员正在寻找无线充电的办法,但如果有更好的电池我们的担忧也可以减轻了。现在一个新的技术的就可以做到。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纳米线电池,该电池可以充电几十万次而不用更换,这是电池发展的一个显著飞跃。纳米线具有电存储和传输的若干理想特性。它们具有高导电性并且比人类的头发细几千倍,这意味着它们可以提供一个巨大表面区域供电子转移。不幸的是,纳米线通常是非常脆弱的,并且会在反复充放电后降低性能。 研究者给金质纳米线包了一层壳,并用树脂玻璃之类的凝胶薄层进行包裹,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能源通讯》上。这种结合使纳米线的所有性能保持不变,并使其耐折损。这项研究的带头人妙莱泰给电池进行了200000次充电和放电的操作,而纳米线并没有破损,容量也没有损失。“妙莱泰不停在玩,她给金质纳米线包了一层壳并开始给纳米线充放电,” 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化学系主任,资深作家雷金纳德在一份声明中说。“她发现,只要用这种胶,她就可以充放电成百上千次而不失去任何容量。” “这太疯狂了,”他补充说,...
发布时间:
2016
-
04
-
28
浏览次数:116
北京,4月24日—周日是暨46年前中国第一架航空飞机飞行第46年纪念日,中国航空项目一位要人说道,中国欢迎和包括美国在内的任何国家进行航空合作。“中国可以和任何国家合作,不排除美国,”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说道。国家政府设立国家航天日,杨利伟在第一个国家航天日上说道,航天器装备保存在中国空间站,为进入2022年正式运行做准备,以备国际项目和外国航天员使用。 杨说,根据要求,中国将为其他国家训练航天员,并和欧洲航天站一起训练宇航员。“航空探索的未来源于国际合作。对我们是这样的,对美国也同样如此,”这位资深航天员说道。 杨利伟的话引起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的共鸣,周说道,“美国在航天科技方面居全球领先地位。但是中国在航天方面同样有为人类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雄心。”“几个重要航天国家间的合作为全人类的发展大有裨益,”周说道。 美国国会早在2011年立法禁止与中国进行任何形式的航天合作,禁止美国航空航天局一切设施“接待中国官方访问者”,拒绝中国参与由多国共建的国际空间站项目,至今没有改变。 ...
发布时间:
2016
-
04
-
27
浏览次数:131
全太阳能飞机Solar Impulse结束了为期三天的太平洋之旅。这架飞机曾于周六晚间飞过旧金山的金门大桥,当时它准备在加州降落。飞机的电池在八个月前从日本返回时出现了故障,期间一直在进行修理,于上周四刚刚在夏威夷起航。这是其环球飞行的第九段行程。驾驶员Bertrand Piccard在飞过旧金山湾时说:“我飞过了(金门)大桥,我现在正式进入美国(本土)了。”去年3月,Solar Impulse从阿布扎比起飞,期间两位驾驶员将各负责一段行程。 Piccard将于周六晚间将飞机降落在硅谷山景城上的Moffett机场。收到风力影响,飞机的降落时间推迟了。Solar Impulse的机身表面装有17000个光伏电池,通过这些电池,飞机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自身的能源。飞机通过太阳能获得所需的能源,而电池经过充电,可以保证夜晚的续航能力。本段航程的长度为4000公里(合2200海里)。Solar Impulse于去年3月份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阿布扎比出发,跨越了阿曼、印度、缅甸和中国。随后它前往日本,飞行了8924公里抵达夏威夷。这段五天五夜的航程创下了飞机中途不停靠飞行时间最长的记录。然而途中飞机出现了电池过热的问题,被迫降落在太平洋群岛上进行修理。 ...
发布时间:
2016
-
04
-
26
浏览次数:82
有分析人士认为,一旦该海上核电平台完成,将显著提高中国在南海岛屿开发建设工作的效率。在周四的一次电话采访中,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的办公厅主任刘正国(音)告诉《环球时报》,说公司目前正在“推进该项工程的建设”。(注:中国船舶重工,中国领先的海上漂浮平台设计和建造企业)当问到此前有媒体报道中国计划建造20座海上核能平台时,刘正国说道:“海上核能平台是一个新兴的趋势。” 刘正国并没有正面肯定或否定媒体报道的建造计划数量,他说:“我们公司承建项目的确切数量将由市场需求决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看,目前的市场需求很大。”刘正国说海上核能平台的建设将“基于成熟的技术”。同时他还强调说这些项目的建造目的主要是民用,例如给石油钻井平台提供电力供应等。 本周三,上海造船业网站eworldship.com发布了一份报告,称中船重工下属的船舶装配企业--渤海船舶重工--将承建中国第一座海上核能平台,而预计中船在“未来”还将再建造20座类似的平台。 该份报告还指出,国家发改委已经批准了这一计划。在本周二,渤海公司召开了一场有辽宁省经济信息化委员会、葫芦岛市经济信息...
发布时间:
2016
-
04
-
25
浏览次数:382
据界面新闻星期二报道,中国西部最大的飞机场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在得到国家发改委批准后,即将开工建设。总投资为718.6亿元(约合110亿美元),这个新机场是第十三个五年计划中最大的民用机场。四川机场集团总经理潘岗军说,这个机场被定位为中国西部最大的机场和中国的第四大机场,计划于2020年正式运行。新机场位于中国西南部四川省简阳市,距省会成都51.5公里。新机场建成后,将有六条跑道和占地126万平方米的航站楼,是现有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规模的两倍以上,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9000万。 工程初期将建成三条跑道,预计在2025年完成,年输送旅客量将达4000万人次。目前尚未公布所有工程的竣工时间。 2015年,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超过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使其成为中国第四大繁忙的航空枢纽。 潘总表示,“天府国际机场建成后,双流机场的年旅客量将会维持在6000万左右。”他补充说,“作为国家性的航空枢纽,天府机场主要承载的是国际航线,尤其是飞往欧洲和中东地区的路线。” ...
发布时间:
2016
-
04
-
23
浏览次数: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