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切换
新闻中心 News
中短债基金的风口又回来了。今年以来,在波动的市场环境下,绝大多数中短债基金取得了正收益,这也让该类型产品得到了投资者认可,规模大增。基金公司顺势发售中短债基金,Wind数据显示今年新发的短债基金数量同比大幅增加。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较宽松的货币环境支持融资成本维持在相对合理的水平,中短债基金仍有较高投资价值。不过,资金利率继续走低空间有限,市场短期操作思路也会相对谨慎。  中短债基金规模大增  中短债基金和普通债券基金主要差别体现在投资组合的久期方面,其投资债券到期年限不超过3年,不能配置股票、可转债等品种。  中短债基金最早出现在2005年,当时在股市低迷之际,博时基金成立了行业内第一只中短债基金——博时稳定价值,随后多家基金公司相继推出中短债基金产品。随着2006年股市大牛市的到来和货币基金的崛起,中短债基金的收益与货币基金相比不具优势,出现巨额赎回,不少中短债基金选择转型为货币基金或普通债券型基金。  沉寂多年的中短债基金在2017年重获生机。当年6月,鹏扬基金成立了鹏扬利泽,9月金鹰基金成立了金鹰添瑞中短债。2018年A股市场进入调整期,一些基金公司借机推出了多只中短债基金。  进入2022年,中短债基金的风口似乎又回来了,近期,中欧基金、建信基金、华泰柏瑞基金等多家公司都在发行中短债基金。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11日,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公司发行了32只短债基金;而在去...
发布时间: 2022 - 05 - 19
浏览次数:10
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记者刘诗平)记者12日从水利部了解到,今年前4个月我国共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95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5.5%。  水利部副部长魏山忠日前在主持推动2022年重大水利工程开工建设专项调度会商会上表示,加快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开工建设,确保2022年新开工30项以上。  据了解,今年水利部设定的水利建设目标,是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30项,完成水利建设投资8000亿元。  “重大水利工程前期工作推进难度大,水利建设资金筹措压力大。”水利部规划计划司有关负责人说,重大水利工程前期论证比较复杂,需要办理土地预审、规划选址、移民规划、项目环评等要件,涉及部门多,推进难度大。同时,水利项目公益性较强,市场化融资能力弱,长期以来主要以财政投入为主。  针对这些难点,水利部门与相关部门建立了日常性沟通会商机制,就项目前期工作相关问题会商;积极争取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拓宽投资渠道,从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金融资金、社会资本等方面想办法增加投入。  据水利部统计,今年前4个月,我国重大水利工程开工9项。总投资达618亿元的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总投资598亿元的南水北调引江补汉工程,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统计同时显示,今年前4个月,水利项目落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72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5%。  魏山忠强调,全面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意义重大,各级水利部门要按照项目前期工作...
发布时间: 2022 - 05 - 19
浏览次数:8
近日,中国平安密集回购引发了市场的关注。  实际上,今年以来外资也在密集加仓部分保险股。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今年以来截至5月15日,A股五大保险股中,外资(北向资金)对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均进行了加仓。其中,对中国人保的持股量较去年末大幅增长125%。  去年保险板块重挫39%。今年以来保险板块并未止跌,年内下跌14.49%。其中,新华保险跌幅高达27.29%。相较而言,在五大保险股中,中国人保的股价较为抗跌,全年仅下跌1.7%,是A股保险板块中跌幅最小的个股。  寿险业低迷财险业复苏  与去年对保险股普遍加仓不同的是,今年以来,外资对不同业务类型的保险股的持仓策略发生变化:加仓偏重财险业务的个股,减持偏重人身险业务的个股。  外资持股量变化反映了这一特征。Chioce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15日,外资对中国人保、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中国平安、中国人寿的持股量分别较去年12月31日增长了125%、16.5%、0.1%、-10.9%、-19.3%。其中,外资持股量增幅比例最高的中国人保的主营业务偏重财险业务,而中国人寿只经营人身险业务。  外资这一调仓特征也与当下国内保险业发展现状吻合,即寿险业保费增速仍未出现触底反弹拐点,而财险业出现复苏迹象。  一季度,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新华保险、人保寿险这5家寿险公司合计原保费达7017.04亿元,同比微增0.28%;而...
发布时间: 2022 - 05 - 17
浏览次数:5
专项债将迎发行高峰 二季度发行或超2万亿元  多路资金驰援 基建投资提速  随着基建投资提速,资金端也加码发力。业内预计,二季度专项债发行规模或超2万亿元,其中5月和6月单月发行规模或接近万亿,对基建投资释放更大的支撑作用。与此同时,在政策支持下,城投平台融资有望回暖,投向基建领域的银行贷款增速有望明显加快。专家表示,下一步,还需持续拓宽基建长期资金筹措渠道,引导保险资金、养老基金等加大投入;同时,加大土地、节能、环保等资源要素保障,推动基建项目顺利落地实施。  专项债发行将迎高峰  专项债是政府拉动投资的重要工具。目前,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业内预计,5月和6月将迎来一轮专项债发行高峰。  稳增长背景下,今年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起步早、动作快。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截至4月25日,各省份累计发行专项债券约1.3万亿元,占提前下达额度的89%,较去年同期增加了约1.17万亿元。  在投向上向基建领域倾斜。据兴证固收测算,2022年1-4月,有70.1%的项目收益专项债投向基建领域,较2021年同期(占比66.1%)有所提升。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已发行的新增专项债规模几乎比去年增加一倍,即使基建投资适度超前,目前重大投资项目资金来源仍然是有保证的。”中国国际期货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汤林闽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他表示,无论是从发行总进度看,还是从近期对基...
发布时间: 2022 - 05 - 17
浏览次数:12
中短债基金的风口又回来了。今年以来,在波动的市场环境下,绝大多数中短债基金取得了正收益,这也让该类型产品得到了投资者认可,规模大增。基金公司顺势发售中短债基金,Wind数据显示今年新发的短债基金数量同比大幅增加。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较宽松的货币环境支持融资成本维持在相对合理的水平,中短债基金仍有较高投资价值。不过,资金利率继续走低空间有限,市场短期操作思路也会相对谨慎。  中短债基金规模大增  中短债基金和普通债券基金主要差别体现在投资组合的久期方面,其投资债券到期年限不超过3年,不能配置股票、可转债等品种。  中短债基金最早出现在2005年,当时在股市低迷之际,博时基金成立了行业内第一只中短债基金——博时稳定价值,随后多家基金公司相继推出中短债基金产品。随着2006年股市大牛市的到来和货币基金的崛起,中短债基金的收益与货币基金相比不具优势,出现巨额赎回,不少中短债基金选择转型为货币基金或普通债券型基金。  沉寂多年的中短债基金在2017年重获生机。当年6月,鹏扬基金成立了鹏扬利泽,9月金鹰基金成立了金鹰添瑞中短债。2018年A股市场进入调整期,一些基金公司借机推出了多只中短债基金。  进入2022年,中短债基金的风口似乎又回来了,近期,中欧基金、建信基金、华泰柏瑞基金等多家公司都在发行中短债基金。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11日,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公司发行了32只短债基金;而在去...
发布时间: 2022 - 05 - 16
浏览次数:3
1659页次50/332首页上一页...  45464748495051525354...下一页尾页
Copyright ©2005 - 2013 中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上海 广州 重庆 福州 成都 南京 杭州 宁波 海口

苏州  深圳  香港  法兰克福   多伦多   墨尔本   台湾

400-857-5885

邮编:33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