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25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45832.2亿元。其中,国债发行8271.8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6687.3亿元,金融债券发行7660.9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10983.2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375.1亿元,同业存单发行11722.1亿元。截至10月末,债券市场托管余额为144.1万亿元。截至10月末,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的托管余额为3.5万亿元,占中国债券市场托管余额的比重为2.4%。货币市场方面,10月份,银行间货币市场成交共计108.3万亿元,同比增加36.0%,环比减少26.9%。10月份,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46%,环比上升1个基点;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41%,环比基本持平。10月份,签发票据的中小微企业8.2万家,占全部签票企业的92.1%,中小微企业签票发生额1.1万亿元,占全部签票发生额的62.6%。贴现的中小微企业9.2万家,占全部贴现企业96.6%,贴现发生额0.8万亿元,占全部贴现发生额67.4%。
发布时间:
2022
-
11
-
28
浏览次数:15
巴厘岛上,共建美好未来的时代强音鼓舞世界;湄南河畔,开启亚太合作新篇的庄严宣示振奋人心。当地时间1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在泰国曼谷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书面演讲。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在百年变局中廓清迷雾,习近平主席为亚太合作指明方向,深刻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激荡起团结合作、共促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坚守初心,共同书写亚太繁荣发展新篇章红、绿、蓝3种颜色交织的竹条之间有21个开口,象征亚太经合组织21个成员经济体之间的紧密合作——泰国传统竹编器皿“插隆”化身2022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会徽,向世界传递着亚太携手同行、共创未来的美好愿望。当前,亚太地区局势总体稳定,区域合作不断取得进展,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主流。与此同时,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地缘政治紧张与经济格局演变叠加,冲击亚太地区发展环境和合作架构。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延宕,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衰退风险上升,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冷战思维、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对亚太和平与发展构成严重挑战。站在十字路口,世界向何处去?亚太怎么办?鉴往事,知来者。习近平主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温亚太合作初心,鲜明提出:走和平发展之路,走开放包容之路,走和衷共济之路。走和平发展之路,是亚太地区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础。亚太地区曾饱受冲突战乱之苦,正是因为摆脱了冷战阴霾,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小经济体步入奔...
发布时间:
2022
-
11
-
18
浏览次数:17
11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加快落地见效,以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和财政贴息、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等一系列举措将在四季度集中显效,工业增长动力、投资信心将继续增强。展望全年,经济增速有望进一步加快,回稳向好基础将不断得到巩固。 11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10月份经济数据。孟玮表示,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经济经受住了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影响,持续保持恢复态势。经济大省等重点地区经济正在加快回稳发展。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指导各地更加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这有利于进一步畅通经济循环、促进市场需求恢复。 同时,孟玮也指出,当前国际环境仍然错综复杂,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国内新发疫情不断出现,促进四季度经济持续恢复还需付出艰苦努力。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持续推进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落地见效。 ——加快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 7月底,国务院部署通过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大重大项目融资支持。目前,7399亿金融工具资金已全部投放完毕,支持的项目大部分已开工建设,正在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8%,在房地产投资下...
发布时间:
2022
-
11
-
18
浏览次数:7
据路透社10月30日报道,中国央行30日公布署名央行行长易纲的国务院金融工作情况报告,重申央行现有的政策目标,称将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同时保持人民币基本稳定。报告引述易纲上周五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的报告:“我们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展望未来,中国有条件尽可能长时间地维持正常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价值的稳定。”易纲说,央行将在增强人民币弹性的同时,保持人民币基本稳定。央行将提供2000亿元人民币(276亿美元)的专项贷款,以确保停滞的住房项目恢复交付。易纲还重申,中国将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审慎遏制金融风险。他说,2017年至2021年,中国处置银行业不良资产超过12万亿元。
发布时间:
2022
-
11
-
17
浏览次数:11
财政部昨日发布2022年10月财政收支情况,1~10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73397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5.1%,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4.5%;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2063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4%;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52166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2.7%,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比上年同期下降25.9%。 整体来看,公共财政收入正呈现边际向好态势。1~10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比增速较1~9月提升1个百分点,主要在于税收收入的加速回暖以及非税收入保持较高同比增速。 不过,部分地产相关税收如契税、土地增值税均为同比下降。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指出,尽管前期稳地产政策密集出台,对于稳定居民购房信心、刺激地产销售、缓解房企债务压力等有积极作用,但房地产风险尚未完全化解、下行压力仍存。 值得注意的是,1~10月印花税为38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为235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7%。 数据显示,1~10月全国非税收入为308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2%。对于今年以来的非税收入持续高增长态势,财政部曾解释说明,地方非税收入的增长主要是地方多渠道盘活闲置资产,以及与矿产资源有关的收入增加。中央非税收入的增长主要是原油价格上涨带动石油特别收益金专项收入增加等特殊因素。 1~10月公共财...
发布时间:
2022
-
11
-
17
浏览次数: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