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从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获悉,正在建设的印尼雅万高铁试验段目前已经具备动态检测、联调联试条件。 上周,随着一列中国制造的高速动车组缓缓驶出雅万高铁德卡鲁尔站,标志着雅万高铁试验段接触网热滑试验全面展开。承担此次热滑试验任务的是9月1日运抵印尼的雅万高铁动车组,这也是该动车组首次在雅万高铁线路上亮相。按照高铁运行试验程序,接触网热滑试验成功后就可以进入联调联试阶段。 雅万高铁连接印尼首都雅加达和第四大城市万隆,设计时速350公里。项目建成后,雅加达到万隆的旅行时间将由现在的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分钟。 为确保雅万高铁列车高标准运行,在雅万高铁建设之初,中国高铁设计师们就开始在印尼实地调研。经过五年多的技术攻关,时速350公里的中国高铁列车终于踏上了出口海外的新征程。 在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的主任设计师张方涛的办公桌上,摆放了一张2016年团队成员在印尼做前期调研时拍的合影照片,这是他们迈开雅万高铁列车设计的第一步。当时设计团队面临两大难题,首先,雅万高铁穿行低纬度地区,常年高温高湿;第二,全线长大坡道占比达到15.6%,其中,坡度在千分之三十以上的坡道有6.6公里,这是此前高铁建设中未曾遇见的难题。
发布时间:
2022
-
11
-
16
浏览次数:7
董一凡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副研究员 近期,欧洲政界人士纷纷以表态或实际举措认可中欧经贸合作的重要意义和互利关系。德国总理朔尔茨在欧洲率先引领新风,率领庞大商业代表团开启其任内的首次访华之旅。朔尔茨也是中共二十大召开后和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首位访华的西方国家领导人。他在署名文章中阐述了中国仍然是德国和欧洲的重要商贸伙伴,掷地有声地驳斥了所谓的“中欧脱钩论”。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也撰文指出,中国是欧盟重要的经济伙伴。 上述表态反映了欧方正在以更加理性和务实的态度看待中欧经贸关系,在某些国家和政客鼓噪所谓“脱钩”“断链”“筑墙”“对抗”的狂吠声中逐渐辨明了自身利益的落脚点。经过近50年的交往,中欧经贸关系早已在经济全球化大势中形成相互依赖、合作共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同时,中国经济的巨大潜力和开放动力,以及中欧经济优势互补、利益嵌合的特点,使中欧经贸关系继续保持稳中有进、持续发展的态势,并且经受住了逆全球化暗流、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地缘政治动荡等风高浪急的考验。 2019年以来欧盟保持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2022年以来中国也稳居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2020年和2021年中欧贸易总额分别增长4.4%和18.3%,2021年,中欧双边贸易额达到8281亿美元,创下新高。这样的成绩在疫情背景下显得格外亮眼。2022年1-10月中欧双边贸易额已达7113亿美...
发布时间:
2022
-
11
-
16
浏览次数:7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第55期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于线上举办,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疫情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作观点分享和交流。会上有专家表示,疫情以来,人民币汇率具有相对稳健、市场化、弹性增加的三大特征。短期而言,人民币汇率将继续承压。中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也存在人民币重新走强的可能性。有关专家表示,未来人民币汇率能否稳定取决于我国经济基本面。人民币汇率短期承压,需关注金融市场反应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主要成员王晋斌以“大国汇率:疫情以来的人民币汇率”为主题分享观点。他指出,疫情以来,人民币汇率具有相对稳健、市场化、弹性增加的三大特征。Wind数据显示,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截至10月28日上午9点,美元指数下跌14.60%,欧元贬值11.50%,日元贬值35.60%,英镑贬值12.00%,加元贬值4.30%,人民币贬值3.5%,瑞士法郎贬值2.4%。人民币贬值幅度仅大于瑞士法郎,均小于美元指数中的其他货币的贬值幅度,相对而言表现稳健。今年以来,人民币贬值幅度为13.92%,居于中间水平。 王晋斌表示,尽管目前处于中美货币政策周期错位高点,但在结构性因素的对冲下,即我国拥有的大规模的商品贸易顺差的情况对冲下,人民币汇率仍旧具有保持稳定的基础。 但是,王晋斌也表示,随着国外发达经济体及其他经济体经济增速的下滑,导致外部需求减少,我国的贸易顺...
发布时间:
2022
-
11
-
15
浏览次数:18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记者吴雨)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14日发布通知明确,对于2022年第四季度到期的、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暂时遇困的小微企业贷款(含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还本付息日期原则上最长可延至2023年6月30日。 为深入落实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助力稳住经济大盘,近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力度的通知》,对于2022年第四季度到期的小微企业贷款,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按市场化原则与企业共同协商延期还本付息。 通知明确,延期贷款正常计息,免收罚息。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坚持实质性风险判断,不单独因疫情因素下调贷款风险分类,不影响征信记录,并完善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相关尽职免责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创新延期贷款产品和服务,为企业提供差异化贷款延期方式、线上续贷产品和贷款延期线上办理渠道,提高小微企业办理贷款延期的便利度。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对于缺乏部分材料的贷款延期申请可“容缺办理”,事后补齐。 为充分调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积极性,通知提出,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金融监管部门落实好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等差异化政策;各级财政部门在考核国有控股和参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2022年经营绩效时,应充分考虑延期还本付息政...
发布时间:
2022
-
11
-
15
浏览次数:9
2022年上半年,我国汽车行业面临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使得多数企业的生产经营承压。但随着疫情的好转以及供应链的恢复,再叠加利好政策的推出,汽车产业已经成功走出销量低谷,实现全面复苏。 7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公布最新的产销数据。数据显示,6月,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9.9万辆和250.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29.7%和34.4%,同比分别增长28.2%和23.8%,好于历史同期。 上半年,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11.7万辆和1205.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7%和6.6%,总体呈现“U型”走势。 中汽协预测称,展望下半年,在国务院出台的《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有关促进消费的细则持续落地见效的激励下,我国宏观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市场消费信心也将明显恢复,综合研判,全年的汽车产销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2022年我国汽车销量有望达到2700万辆,同比增长3%左右。 新能源汽车产销创历史新高 2022年上半年,国内汽车生产供给受到了芯片短缺、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影响,特别是3月中下旬以来吉林、上海等地区新冠疫情的多点暴发,对我国汽车产业链供应链造成严重冲击。导致3月中下旬至4月,汽车产销出现断崖式下降。 不过,冲击之下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却逆势升温,保持了产销量的稳健攀升。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9...
发布时间:
2022
-
11
-
14
浏览次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