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美国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论文称,通过加减含水量这种简单方式,他们能改变干细胞发育过程,获得想要的细胞类型。长久以来,研究人员普遍认为,干细胞发育成何种功能的细胞,完全取决于周围细胞的影响,并根据这一思路对干细胞进行研究。而这次由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副教授郭明(音译)领导的研究,首次认识到细胞体积和含水量对细胞性质和功能的重要影响,并提出调节干细胞发育的全新方法。在细胞发育周期中,细胞体积会因内部蛋白质、DNA和其他物质的微量变化而发生改变。郭明团队最开始只想研究这些体积改变对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却发现,在吸收和排出水的过程中,细胞的体积和密度会快速发生巨变,其基因表达和硬度等也随之改变。研究人员分别以水凝胶和玻璃作为底物进行了实验。当使用水凝胶为底物时,放在其上的干细胞大部分会在一周后发育成骨前体细胞,去掉部分水分,让干细胞体积缩小20%变硬后,干细胞发育成骨前体细胞的数量会最多。而使用玻璃为底物时,干细胞会更多地发育成脂肪细胞前体,加水让细胞体积增加20%变软,形成的脂肪细胞最多。干细胞能分化成不同类型的特定细胞,可修复或取代受损组织和器官,治疗各种不同的病变。郭明表示,新研究首次证明,通过加减含水量能改变干细胞的体积,进而改变其硬度和发育方向,这对调控干细胞发育具有重要意义,最终可帮助研究人员开发出新型干细胞疗法。
发布时间:
2017
-
10
-
13
浏览次数:53
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正式开通。当日,结合“京沪干线”与“墨子号”的天地链路,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了洲际量子保密通信。这标志着我国在全球已构建出首个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络雏形,为未来实现覆盖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发布时间:
2017
-
10
-
12
浏览次数:66
据外媒报道,近日,现存全球最大原钻以5300万美元(约合3.5亿元人民币)售出。该钻石在2015年11月在非洲博茨瓦纳的一处矿区内被发现。据报道,这颗钻石叫Lesedi La Rona,在博茨瓦纳语中意为“吾光”,距今约有25亿到30亿年历史。钻石重1109克拉,如网球般大小,被英国著名珠宝商格拉夫收入囊中,并将负责对其进行切割打磨。据悉,“吾光”钻石是全球现存最大原钻,仅次于著名的卡利南钻石。卡利南原钻重3106.75克拉,最终被切割成105块钻石,其中一部分被用于英国王室的王冠和权杖镶嵌。
发布时间:
2017
-
10
-
11
浏览次数:62
今年10月1日,中国科技馆“华夏之光”展厅经过更新改造后,将重新开放,再燃华夏之光。“华夏之光”展厅位于中国科技馆主展厅一层,主要展示中国古代的技术创新、科学探索,以及华夏科技与世界文明的交流、融合与相互激荡,展厅自2009年伴随中国科技馆新馆建成开放以来,深受各界公众欢迎。此次改造是“华夏之光”展厅自新馆开馆以来的首次封厅改造,对原有展览进行了局部升级换代。改造后的“华夏之光”展厅展项数量由原来的125件(套)增加至146件(套),其中全新展项为60件(套)。展览“序厅”以时光的河流为主题,通过“大眼睛”造型的LED显示屏和墙面时间轴形式,以动静结合的方式展现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科技发展成就,让观众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脉络获得初步认知,并对接下来的展览内容产生强烈的期待。面貌一新的“水力机械区”集中展示了中国古代最杰出的水力机械发明。水转连磨、水转翻车等9件(套)展项集中安置在一个真水区域,模拟演示各自的运转过程和实际功能,观众可以直接步入水面之上,近距离观察高达5米的水转筒车,亲自体验用井车从井里提水的过程,感受中国古代水力机械发明的精巧和高效。“华夏之光”展厅内每个展项均配置二维码,观众通过扫描二维码,多角度、全方位了解展项内容。
发布时间:
2017
-
10
-
10
浏览次数:112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号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遥感三十号卫星采用多星组网模式,主要用于开展电磁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自卫星8月21日进场以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围绕组织管理、指挥操作、设施设备、试验文书等进行全面复查,严格质量评审,扩大产品测试覆盖项目,实现了务求必成、绝对成功的任务目标。遥感三十号01组卫星和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分别由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测控任务由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和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共同完成。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51次飞行。
发布时间:
2017
-
10
-
09
浏览次数: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