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3日,中国驻美大使秦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出席美中商业理事会(USCBC)理事会成员虚拟会议。中国驻美国大使秦刚周一敦促华盛顿“认真努力”改善双边关系,强调经贸合作作为中美关系“压舱石和推进器”的作用。“如果我们把中美关系比作一艘巨轮,那么经贸合作就是它的压舱物和推进器。当这艘船逆风破浪航行时,我们需要给压舱物和螺旋桨增加更多的强度,”秦刚在与美中商业理事会(USCBC)董事会成员的虚拟会议上说,该理事会是一个贸易组织,代表着200多家与中国做生意的美国公司。秦刚援引南加州大学商学院的最新调查指出,中美关系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是美国商界最担忧的。“我能提供的是中方的确定性。中国经济大有可为,市场潜力巨大,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秦刚表示,中国将继续欢迎美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他说:“坦率地说,中美经贸合作的困难和不确定性不是来自中方。秦刚指出,尽管疫情大流行,但中国一直忠实执行第一阶段贸易协定,而美国方面继续对中国实施制裁和限制,包括将900多家中国实体列入各种限制名单。他说:“这直接影响了中国企业从美国采购的能力和意愿,并对协议的执行产生了负面影响。在秦刚发表上述言论之前,美国媒体近日报道称,美国政府正在考虑对中国补贴发起所谓的301条款调查,试图在贸易问题上向中国施压。“希望能为第一阶段协议的实施和双边经贸交流创造必要的条件和氛围,而不是让事情变得更...
发布时间:
2021
-
09
-
15
浏览次数:8
美国劳工部周二表示,美国8月份消费品价格上涨幅度低于预期,因受德尔塔变量驱动的新冠肺炎激增和持续供应限制的影响,通胀显示出缓和迹象。美国劳工部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8月份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继7月份上涨0.5%后,又上涨了0.3%。最新数据明显低于6月份0.9%的增长速度。报告显示,在截至8月的过去12个月里,该指数上涨了5.3%,略低于6月和7月的5.4%。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成分,所谓的核心CPI继7月份上涨0.3%后,上月小幅上涨0.1%。6月份,核心CPI飙升0.9%。报告显示,与上年同期相比,8月份核心CPI上涨4%,涨幅也小于7月份的4.3%。大型会计公司均富(Grant Thornton)的首席经济学家黛安·斯旺克(Diane Swonk)在博客中表示:“通货膨胀已经开始显示出降温的迹象,以应对德尔塔变量,但价格水平仍然非常高,尤其是高价商品。斯旺克指出,尤其是新车价格在8月份上涨了1.2%,与一年前相比上涨了7.6%。“经销商库存短缺如此严重,以至于一些规模较小的经销商担心倒闭。没有出售的车辆,他们无法承担管理费用,”斯旺克说。根据劳工统计局的数据,食品指数在最近几个月大幅上涨后,8月份上涨了0.4%,肉类、家禽、鱼类和蛋类指数当月上涨了0.7%。牛肉指数飙升1.7%。与此同时,8月份能源指数上涨2.0%,这是该指数连续第三个月上涨。8月汽油指...
发布时间:
2021
-
09
-
15
浏览次数:0
2021年2月28日,中国东部山东省青州市,工人在一家汽车制造企业的车间焊接零部件。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MIIT)9月13日表示,中国已经制定了从2021年到2025年发展成为制造业强国的战略目标,朝着更大的创新和活力迈进。拥有世界上最全面的工业体系,拥有更多由中国制造商生产的高质量和高端产品,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的转变正进入高潮。MIIT部长肖亚庆周一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将加快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肖承诺,通过五年努力,中国将发展成为“制造业强国”和“网络强国”。肖亚庆说,工信部正在密切关注顶层设计,并补充说,工信部正在制定不同行业的十四五发展规划。这些计划将在未来四个月内发布。竞争力肖亚庆说,自2010年以来,中国制造业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加强。中国制造业工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6.98万亿元(约2.63万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26.6万亿元。这一数字使中国制造商在全球工业增加值中占有30%的份额。中国还拥有世界上最全面的工业体系,有41个主要工业门类。中国制造产品产量的40%以上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位居世界前列。与此同时,包括新能源汽车(NEVs)和光伏设备在内的越来越多的关键行业,以电信设备等高端品牌进入全球竞争领域,引领全球。工业升级肖亚庆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五年产业升级和优化,他说,该部将提高制造业水平,落实碳中和...
发布时间:
2021
-
09
-
14
浏览次数:1
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 题:汽车缺“芯”怎么补、产业如何“不掉链”、5G发展怎样提速?——工信部有关负责人回应热点话题 如何化解我国产业基础薄弱问题?怎样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和竞争力?全球汽车芯片短缺,我国产业如何应对?下一步,5G发展怎样提速?在13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面对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工信部有关负责人一一作出回应。 使产业基础薄弱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确保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关键时候“不掉链”,至关重要。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说,要聚焦科技自立自强,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 工信部总工程师田玉龙在会上说,要着力实现“点”上的突破,力争实现一批重要标志性基础产品和技术取得工程化产业化突破;着力增强“线”上的韧性,既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链,也要打造好新兴产业链;着力加快“面”上的升级,把握好数字化发展、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机遇;着力培育“系统”上的优势,重点实施产业链供应链生态建设工程。 工信部明确,继续布局建设国家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着力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打牢核心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关键基础软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等基础工作,力争使产业基础薄弱的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 同时,工信部还将统筹“补短板、锻长板”,开展产业链强链补链行动,分行业做...
发布时间:
2021
-
09
-
14
浏览次数:7
“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将加快落地多地紧锣密鼓部署,顶层设计有望近期出台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近段时间,多地“十四五”养老服务规划陆续浮出水面,围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等作出系统安排,并明确一揽子量化指标支撑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尚未正式发文的地区也在紧锣密鼓征求意见。另据了解,全国层面的“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有望于近期印发。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3.50%。为了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压力,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已经成为共识。 中民养老规划院院长苏志钢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当前,养老服务发展供需结构矛盾、城乡发展差异依然明显。“十四五”时期,应瞄准高质量发展方向,深化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日益丰富的养老服务需求。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此前在民政部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将逐步建立养老服务分类发展、分类管理机制,形成基本养老服务与非基本养老服务互为补充、协同发展的新发展格局。 近日,多地“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陆续浮出水面。其中,广州市提出,将以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为重点,构建形成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的大城市大养老模式。规划提出了17个量化指标,包括2025年实现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街镇覆盖率...
发布时间:
2021
-
09
-
13
浏览次数:4